民间蓝印花布具有悠久的历史
早在三千年前,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“绩”(即绘)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绞缬、蜡缬、夹缬的印染工艺
蓝印花布可能与最早的夹缬一脉相承
最盛时是唐代,宋、元时叫“药斑布”
据《图书集成引日记》载:“药斑布,以布抹灰药而染青,候干,去灰药,则青白相间,有人物、花鸟、诗词各色,充衾幔之用。”
由于历史沿革和经济技术的影响,解放前我国农村民间所用的织物印花大多是这种蓝印花布
湖南是最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,而湖南又以
湘西最甚
湘西蓝印花布大多用于门帘、被面、蚊帐、包袱、衣料、围兜等
其纹样风格分两种:一种由较粗的点、线、面构成各种形象的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,粗犷稚拙、浑厚朴实;另一种全由小点构成,细密清秀,为
湘西特有
题材内容多以吉祥喜庆的内容为主,代代相传,不断丰富
或谐音“喜上梅(眉)梢”,或寓意“凤穿牡丹”、“鸳鸯戏荷”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纯朴感情的反映
在众多的蓝印花布中,许多都是由一些大同小异的单元纹样连缀组成
这里从中收集整理出一些较好的单独纹样
可供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参考
以上图文版权均为长沙
景森文化有限公司所有
湘西景森文化创意
写生基地——为您提供最有价值的
写生、
研学、考察、
采风服务
www.jingsenwenhua.com